在俄乌冲突中配资操盘开户,无人机与巡飞弹的使用频率大幅提升,给双方的防空体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。
双方纷纷依赖低成本且高度机动的无人机,这些设备凭借灵活的战术运用,令敌方防空系统防不胜防,时常能够突破传统防御,威胁到关键的战略目标。
可以预见,未来战场中,反无人机作战将成为防御体系中的关键环节。
对此,我军高度重视,积极投入研发,推出了多种先进装备,建立起集无人化作战与反无人机于一体的系统。
随着93式阅兵日益临近,越来越多可能参演的装备信息逐渐公开。近日,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在其无人作战与反无人作战专题影片《陆战之翼》中,首次曝光了新型大型车载激光防空武器的实弹打靶画面。
这款略带科幻色彩的激光武器,若让俄乌双方知晓,恐怕会羡慕得流口水。
展开剩余81%该激光防空系统名为OW5,由以陆战装备研发著称的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打造。它最早在第十五届珠海航展上亮相。
该系列武器也曾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亮相,不过当时展示的是其前身型号——OW5-A10。
OW5系列不同型号根据激光功率的差异,能够在相应距离内对目标实施精准有效的打击。例如,OW5-A10可覆盖约2公里范围。
最新曝光的OW5激光防空系统,专门针对“低慢小”目标设计,具备高效拦截能力和极低使用成本,对俄乌双方来说无疑是梦寐以求的利器。
OW5激光防空武器系统由光纤激光器、光电跟踪发射装置、搜索预警系统、指挥控制中心、储能与热管理系统以及载体平台六大子系统组成,可独立完成对空中无人机的探测、锁定、跟踪及摧毁任务。
北方工业集团表示,该系统能够在几秒内稳定锁定并持续照射目标,通过高能激光烧蚀无人机关键部位,使其失控、爆炸或坠毁。
与传统防空导弹相比,激光武器优势尤为明显。
激光以光速传播,几乎瞬间击中目标,使敌方难以规避;同时具备极高精度,能够精准打击目标的关键部件;且发射时无声无息,隐蔽性极强,令敌军难以察觉。
更重要的是,激光武器的作战成本远低于动辄数万美元一枚的防空导弹,单次打击仅需极少电力开销。面对大规模群体式无人机攻击时,激光武器无疑性价比极高。
OW系列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研制的激光武器家族。
该系列包含多个型号,如OW5-A10、OW5-A30、OW5-A50及其升级版OW5-A50A,输出功率分别为10千瓦、30千瓦及50千瓦等,主要用于对抗空中“小、慢、低”目标。
此前提到的OW5-A10激光系统可以安装在猛士高机动底盘上,具备良好的机动性能,能够快速部署至不同战区。
它配备独立的“能量包”和“指挥中心”,能够自主作战,降低对外部支援的依赖。
不过,作为小功率激光系统,OW5-A10面对大规模或防护较强目标时,打击效力有所局限。
OW5-A50激光武器系统则安装于8×8重型卡车底盘,配备功率高达50千瓦的激光器,拥有更强大的打击能力,能够有效应对多种空中目标。
而更先进的OW5-A50A是OW5-A50的升级版,采用陕汽SX2306 HMV3八轴底盘。
其综合光电侦测系统由原先的双通道提升到四通道,涵盖白光、微光、红外和激光波段,雷达也换装为新型相控阵低空警戒雷达,探测距离更远,目标识别能力显著增强。
事实上,中国在激光武器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。
例如,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制的“寂静狩猎者”激光系统,早在2022年出口沙特,并在实战中成功击落至少13架由胡塞武装发起袭击的无人机,显示出极强的低空无人机拦截能力。
该系统由激光发射器、电池储能装置及多个电子终端组成,激光车装备火控分系统、激光光源分系统、光束定向器分系统、火控雷达和平台支持分系统五大核心部分。
其功率涵盖5千瓦、10千瓦、20千瓦及30千瓦多种档位,拦截半径从200米至4000米不等,能够捕获超过4000米外的目标,拦截直径2米内、飞行速度低于60米/秒的无人机。
激光器标配30千瓦输出功率,最大射程达4000米,可在800米距离穿透5层2毫米厚钢板,或在1000米距离击穿5毫米厚钢板。
同样由电科集团打造的“天盾激光防空系统”,实现探测、识别、锁定与打击一体化作战流程,曾在国际防务展上成功拦截21架无人机,命中率高达百分之百。
该系统交付后经过长达一年的实弹测试,累计击落靶机达110架次。
从“寂静狩猎者”到“天盾”,再到最新的OW5-A50,中国已构建起完整的战术激光武器家族,覆盖不同功率档位与作战平台,具备强大的出口及部署能力。
这些激光武器与OW系列相互补充配资操盘开户,组成了中国激光武器领域多样化且强大的产品线,充分展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实力与技术积累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